top of page
搜尋


接起電話 要怪獸閉嘴
Sioの重啟生活事記 剛來日本時,最怕接電話,對方劈哩啪啦的日文就像怪獸撲過來。只懂五十音的我,每次來電就心跳加快、大腦停頓、雙眼反白。 有次電話響,我急急說了「もしもし」後,把聽筒塞給朋友。原來美睫店打來確認,我請他代說想改款式。以為很快結束,怎料對方講了十幾分鐘才願掛線。他笑說日本人就是愛重複,但我很不好意思。 我不想再麻煩朋友,卻實在說不來,只好背熟一句日文:「不好意思,我不會日文,會請朋友再打給你。」至少接電話不會太慌。 果然美容院又來電,我預先背好那句才接,怎料一接又卡住:「友達⋯電話⋯します。」雖然結巴,意思總算講到。 我很希望有天能打電話處理日常大小事。雖然每週三課日文,但學習緩慢,似乎遙不可及。 某天接到陌生電話,雖沒預約什麼,我還是自然地接了。對方說:「北区日本語教室です。今、空きが出ました。」他講得很快,我聽不懂:「可以說英文嗎?」他說不行,我說:「可以慢慢講嗎?」他就逐字說:「北区⋯日本語教室⋯現在有位⋯」原來是語言學校通知我有位,我立刻確認時間與地點。 掛線後才驚覺,自己毫不猶豫接了電話,還用日文完成整個通話!幸

Sio
10月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打敗病毒 挑戰診所 成功Level Up!
Sioの重啟生活事記 有天起床,喉嚨很乾,心想吃幾顆喉糖會沒事。誰知隔天還沒好,就買了成藥。怎料第三天更痛,並開始發冷,整天倒在床。第四天更迷迷糊糊,病毒在體內開狂歡派對。 但我從沒想過看醫生,因為極度害怕電話預約。到底怎開口?聽不懂怎辦?很多診所也不接受不會日文的外國人,加上現場填表、解釋病情、回答醫生⋯ 我N5都不夠,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。 直到第五天,實在撐不下,怕再拖會出事。硬著頭皮以破爛日文打電話:「想預約…喉嚨痛…」護士竟聽懂:「12點xx有空」。什麼?12點幾?我反覆確認才終於抓到:「12:45」。那一刻,像在語言遊戲裡打贏了Level 1的第一個Boss。 到診所後,護士問:「日文可以嗎?」我心一沉,馬上祈禱:請不要趕我走。幸好還是被帶進診室,醫生非常友善,配合翻譯機和肢體語言,慢慢問:「幾天了?有咳嗎?有發燒嗎?」我竟聽懂八九成,意外地順利。心想:原來Level 2的Boss也不是什麼怪獸。 回家後,整個人精神起來。並不是藥力見效,而是移居成就解鎖 - 全靠自己完成了用日文看醫生,充滿了Level Up的成就感!...

Sio
8月2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只想做個睫毛 卻跌進了第四度黑洞
Sioの重啟生活事記 我原本去天王寺的美睫店,從不介意用 Google Translate,但效果一般,後來改去難波的店。第一次做完立刻愛上,決定以後固定在這裡。 沒想到,第二次再去,就跌進第四度黑洞。 美睫師一開口就是飛快的日文,我當然聽不懂,照舊拿出手機翻譯。她卻連看都沒看,繼續自說自話。我感到很無助,用破碎的日文拜託她看看我的手機,可惜她無動於衷。 我看著她的嘴一開一合,聲音像是來自第四道空間,我正要靈魂出竅,她突然停下來,很慢很清楚地說:「不會日文的話,下次請不要再來了。」 我聽懂了,馬上醒了,也呆住了。 因為不會日文,我被取消了存在資格。那一刻,萬分委屈湧上心頭,整個宇宙把我推開。諷刺的是,我明明會六種語言,但在這裡卻毫無價值。 回家後,那句話在我腦中不斷重播。 我知道,她不是壞人,只是有自己的界線。日本很多店會拒絕外國人,並不是討厭,而是怕溝通、怕出錯,所以乾脆不做,就不用承擔後果。她沒有義務配合我,也不必理解我這個外國人。 有人說,日本作為旅遊大國,應該更語言友善。可我看來,是這個世界愛日本,遠多過日本願意理解世界。 .

Sio
7月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裸身危機之ロッカー開不到
Sioの重啟生活事記 因為我有長期頸椎病痛,搬來日本後保持每週游泳2-3次。在日本,泳池像溫泉一樣,大家都在更衣室裡一起脫光光,把衣物鎖進置物櫃。 剛來時有一次,我游完泳、泡完熱湯、焗完桑拿,整個人超舒服地光著身子走回更衣室。我照常輸入密碼「1234」,結果完全打不開!心裡已在尖叫,懷疑是不是記錯,再試1234、4321、2314…… 怎麼轉都轉不開!重點是,我全身赤裸裸,手機鎖在裡面,又不會說日語,天啊,該怎麼辦?心裏瘋狂吶喊:x$&@::;()&@😫😭🫠 崩潰過後,冷靜下來,看見更衣室裡幾乎全是銀髮族,肯定不會英文。突然有位女生走進來,我立即衝過去,用身體語言求救:我說「ロッカー」(幸好跟英文 locker 發音一樣),雙手比了個大大的 X,再指著我的櫃子示意。她懂了,幫我打電話請工作人員來,救了我一命。 那一次讓我深刻明白:在日本,沒有語言,就沒有生活的主導權。 以前總以為,有 Google、有 App、有 AI,就能走遍世界;但當你沒有手機、沒有衣服、什麼都沒有的時候,才會明白: 真正的生活,是在你身心最脆弱時,也能保護自己,

Sio
5月2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我在日本的另一人生:由小小的印章開始
Sioの重啟生活事記 所有搬到日本居住的朋友,到步後要做的第一件事,不是辦手機、開銀行、找房子,而是先去做一個印有自己名字的印章。因為在日本,簽名不重要,印章更具法律效力,日常大小事,一切都需要蓋章認證。 我搬來大阪的第一天,就衝去了位於天王寺 Abeno Q’s Mall 前面的「平安堂」做印章,因為我的在留卡是用英文拼音,所以就做了一個寫有我姓氏NG的印章。(製作時間30分鐘,價格大約1000円。)而雖然印章只是兩個英文字,但日本的印章雕刻方式極之講究,每個印都是獨一無二! 第二天,我就到了區役所,去做印鑒登陸、地址登記,雖然呆了好幾小時才搞定,但拿到「印鑒登陸証」那一刻,我真的有點小感動,因為它好像在告訴我,我在日本的另一人生要正式開始! 說真的,我從來沒想過,自己會在流浪過半個地球、回流澳門、經歷疫情好幾年之後,竟然會來在這個我從未嚮往居住的地方,又再從頭開始重新生活,為我的 Another Life 寫下新一章節。 (後記:發現原來是可做全名,朋友只是想幫我省錢,但知道時已經太遲,因為已經在登記了。我欲哭無淚,因為印章會一直跟着我

Sio
5月1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