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

45歲從頭來過 無懼最後一搏
Sioの40+另一人生 十年前,獨自遊歷半個地球後,我成了旅遊作家。35歲,一窮二白,該是最後一搏。我傾力經營社交平台,但演算法像黑洞,掏空了旅行的意義,心累到討厭寫作,停更所有帳號。 幸運地,遇上帶我走進國際房產的夥伴,一起開創業務。38歲,人到中年,這次真是最後一搏。我奮力拼出亮眼業績,踏實又快樂。可惜疫情來襲,拍檔滯留日本,我困在澳門,跟所有人在小城裡假裝安樂。 疫後回望,世界已超前幾圈,更驚覺自己荒廢了整整三年:公司停擺、愛情失焦、技能退步,人生原地打轉。焦慮急升,業績大跌,我跌進死循環,不想再做銷售。 但我已43歲了,不可能打工,回不去創作,沒有翻盤的機會,不會再有最後一搏! 偏偏此時,拍檔一句「來日本吧」,當下心想就是不。我什麼都沒了,夢想熱血目標全都沒了,怎可能從頭來過? 可是留在原地,才是徹底的輸。既已一無所有,也就無可再失。於是,我把所有恐懼塞進行李箱,飛到大阪。 自信不會是喊回來的,是要靠生活慢慢養回來的。唯有在日本從零開始認真過日子,才會一天一點拾回自信心。 於是我再次執筆,記錄45歲重新做人。從忐忑、掙扎、到釋懷,每

Sio
10月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我沒有朋友 只是 還沒遇上同頻的人
Sioの40+另一人生 年輕時,我像有種社交超能力,一句 Hello就能交到好朋友。一起抱著哭唱KTV、連夜趕專案、為夢想拼搏,陪伴彼此走過高低起伏。可惜人越大,超能力漸漸失靈。 初到日本,除了同事,私下沒半個朋友。我渴望建立朋友圈,不斷參加交友活動,比上班還要勤奮。 但越努力融入,越覺格格不入。重複的自我介紹、空洞的閒聊、喧鬧中的非母語對話,都讓我難以投入。對方嘴唇在動,我的思緒早飄到外太空。但看著別人輕鬆交換Line約出去,開始懷疑:難道我太難接近?年紀太大?不夠漂亮?為什麼沒人約我⋯ 我感到好失敗,更怕櫻花季、お盆、花火祭等大日子要一個人過,我害怕寂寞。 越怕被忽略,越對自己執著。我像上癮般參加更多活動。但每次回家,看著路上說笑的人群,感到整個人被抽空。 我為了不寂寞而社交,結果社交讓我更寂寞。 我真的累了,打算暫停一切。偏偏在「最後一次」活動時遇上了她。本沒期待,卻一來一往聊個不停 - 從社會制度、世界價值、人生方向,到平時不會輕易說出口的掙扎。她都耐心接住,真誠回應。 那一刻終於明白,不是沒人願意跟我做朋友,而是一直沒遇上同頻的

Sio
10月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中年的浪漫 是精心的計算
Sioの40+另一人生 30多歲時,我背着背包,踏上一趟沒有時限、沒有路線、沒有終站的旅程。曾烈日下坐舢舨深入亞馬遜,從天空之鏡穿越極地邊境,無論迷路還是重感冒,都覺得人生是一齣浪漫的電影。 轉眼十年過去,我已不再流浪,體力大不如前。長途機會頸椎痛,Jet lag 三天才回魂。行李箱全是維他命和肩頸貼。這幾年小毛病接連冒出,每看報告都像在揭彩票。青春不再,但我還未準備好面對中年。 上月世博走了十小時,隔天膝蓋痛到走不動。醫生說可能是退化,當下如晴天霹靂:「我才40多歲!難道再不能上山下海?瀟灑人生就此結束?」幸好X光片說只是勞損。那晚我卻徹夜難眠,一直以為還有時間,原來倒數早已開始。 人常說年紀只是數字,隨時都可做喜歡的事。的確正能量,但我不太認同。80歲坐通宵火車不是冒險,是高風險;60歲睡青旅,翌日要做物理治療。 更大的挑戰,是責任和顧慮。有了家庭怎能裸辭,沒工作也要送孩子,沒孩子也想陪父母,人生的時間已經越來越少。當你不只為自己而活,出走代價早已不止一張機票。 年少的浪漫,是青春換自由。 中年的浪漫,是精心的計算,...

Sio
7月3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我從來不愛日本 卻在這裡重拾人生的意義
Sioの40+另一人生 我從來沒有一個日本夢,不愛動漫、不聽J-Pop、不曾幻想住進日式戶建,對上追看的日劇,已經是《東京愛的故事》。所以兩年前還在澳門時,當得到日本工作的機會,我的第一反應是:不要了⋯ 雖然我曾在南北美與歐洲居住過,試過反覆從頭開始,但那些地方我都抱有熱情,帶著憧憬學語言、過生活。我熱愛英式幽默、法式傲慢、阿根廷帥哥、西班牙的海、加拿大的雪。但日本,卻沒有令我心心眼的地方。 我知道什麼叫真正生活:能照顧自己,不靠別人去看病、辦銀行、做美睫。但對日本沒有熱情,難以學習日文。所以一直說服自己:還是不好了⋯ 然而那一年,我在澳門的生活更是徹底崩潰。自己做了個小手術、家人病重要治療、陪伴18年的兩隻貓走了、那個我用盡勇氣飛越太平洋去愛的人,也離開了。我情緒崩潰,曾消失的抑鬱症狀再度出現,流了一缸眼淚,一整個月不想說話。 直到有天洗頭,手指纏著幾百根髮絲。望著鏡子,才發現頭髮已經掉了一半。那一刻,我知道:到谷底了,不能再沉下去了。因為底下就是無底深淵。 我必須振作,重啟生活。 我要離開原地,去日本。 其實我心裡清楚,真正抗拒的從來不是

Sio
6月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