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

原來 垃圾是責任 為擁有負責任
Sioの日本人心觀察 曾經一個背包遊歷半個地球的我,以為自己早已脫離物質束縛。直到搬來日本,才驚覺曾擁有一整間屋的物欲。 澳門的房子要出租,我得清空住了多年的三房單位。才發現囤積了滿屋雜物,浪費得嚇人。我狠心把沒用過的相機、未開封的廚具、重複又沒穿過的衣服全送人或丟掉。最終,只拖着一個行李箱,飛往日本。 到大阪,我住進一間20平方米的小公寓。任何新物件都會阻礙活動,每次購物必須特別謹慎。 記得那套枱椅,我坐了又起、摺了又開,猶豫一星期才決定。連垃圾桶也量了幾次尺寸。最誇張是想買塊新的浴墊,我拿在手上反覆問自己是否吸水易乾,最後還是放回原處,因為舊的還沒壞。 最初,是空間的限制。 其實最麻煩,是丟棄這回事。 買東西不只「擁有」,還需「承擔」。 在日本,丟垃圾並不容易。大型垃圾更要預約、買貼紙、搬到指定地點。我不懂日文,更是不可能的任務。所以每次想買東西,我都會想:將來要丟的話,我承擔得起嗎? 日本人從小被訓練將垃圾細分:可燃、不可燃、資源、塑膠、紙類,連瓶蓋和瓶身都不能混在一起。垃圾不是「丟掉」,而是「處理」,更是一種社會責任。...

Sio
5月3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裸身危機之ロッカー開不到
Sioの重啟生活事記 因為我有長期頸椎病痛,搬來日本後保持每週游泳2-3次。在日本,泳池像溫泉一樣,大家都在更衣室裡一起脫光光,把衣物鎖進置物櫃。 剛來時有一次,我游完泳、泡完熱湯、焗完桑拿,整個人超舒服地光著身子走回更衣室。我照常輸入密碼「1234」,結果完全打不開!心裡已在尖叫,懷疑是不是記錯,再試1234、4321、2314…… 怎麼轉都轉不開!重點是,我全身赤裸裸,手機鎖在裡面,又不會說日語,天啊,該怎麼辦?心裏瘋狂吶喊:x$&@::;()&@😫😭🫠 崩潰過後,冷靜下來,看見更衣室裡幾乎全是銀髮族,肯定不會英文。突然有位女生走進來,我立即衝過去,用身體語言求救:我說「ロッカー」(幸好跟英文 locker 發音一樣),雙手比了個大大的 X,再指著我的櫃子示意。她懂了,幫我打電話請工作人員來,救了我一命。 那一次讓我深刻明白:在日本,沒有語言,就沒有生活的主導權。 以前總以為,有 Google、有 App、有 AI,就能走遍世界;但當你沒有手機、沒有衣服、什麼都沒有的時候,才會明白: 真正的生活,是在你身心最脆弱時,也能保護自己,

Sio
5月2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外國人搬來日本生活首先必做的5件事(含注意事!!)
Sioの日本生活指南 1) 製作印章 印章在日本等同簽名,非常重要。 #注 我剛來時,朋友建議我做一個只有姓氏的印章,因為他已住了五年,我沒有問、只有信、就做了,但後來才發現其實可做全名,朋友只想幫我省錢⋯ 2) 辦理區役所手續 抵達後14天內要到區役所辦理:地址登記、印章登錄、健康保險、國民年金。 #注 一定要預整天時間,我第一次等了四小時還沒輪到,因為叫號不是安順序,永遠不知道還要等多久⋯ 3) 開電話 如沒有銀行,幾乎所有大型電信公司都不會讓你辦卡號。建議購買預付卡,或上網申請廉價SIM品牌:Rakuten Mobile、povo、LINEMO。 #注 下載以上 SIM 的 App 需將手機商店地區設為日本,而切換時需要日本號碼或信用卡,建議可暫借朋友的號碼收驗證碼⋯ 4) 開銀行 居住未滿六個月,大型銀行都不接受開戶。你的幾乎唯一選擇就是郵便銀行,而且只能去離你住家或公司最近的那一間辦理。 #注 如不會日文,職員很可能當場拒絕辦理。不過他們有提供網路申請App,可以在網上完成,但需等約兩週⋯ 5) 申請 My Number 卡...

Sio
5月1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