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

只想做個睫毛 卻跌進了第四度黑洞
Sioの重啟生活事記 我原本去天王寺的美睫店,從不介意用 Google Translate,但效果一般,後來改去難波的店。第一次做完立刻愛上,決定以後固定在這裡。 沒想到,第二次再去,就跌進第四度黑洞。 美睫師一開口就是飛快的日文,我當然聽不懂,照舊拿出手機翻譯。她卻連看都沒看,繼續自說自話。我感到很無助,用破碎的日文拜託她看看我的手機,可惜她無動於衷。 我看著她的嘴一開一合,聲音像是來自第四道空間,我正要靈魂出竅,她突然停下來,很慢很清楚地說:「不會日文的話,下次請不要再來了。」 我聽懂了,馬上醒了,也呆住了。 因為不會日文,我被取消了存在資格。那一刻,萬分委屈湧上心頭,整個宇宙把我推開。諷刺的是,我明明會六種語言,但在這裡卻毫無價值。 回家後,那句話在我腦中不斷重播。 我知道,她不是壞人,只是有自己的界線。日本很多店會拒絕外國人,並不是討厭,而是怕溝通、怕出錯,所以乾脆不做,就不用承擔後果。她沒有義務配合我,也不必理解我這個外國人。 有人說,日本作為旅遊大國,應該更語言友善。可我看來,是這個世界愛日本,遠多過日本願意理解世界。 .

Sio
7月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外國人初到日本的死循環
Sioの日本生活指南 有個聞風喪膽的都市傳說,幾乎所有準備來日本的外國人都聽過,聽完都忍不住冒汗😰 「就是開銀行要電話和住民票, 但住民票要先有住址, 但租屋要有電話和銀行, 但電話要有銀行才辦到。」 我還沒來日本前,網上到處都是關於這個死循環的崩潰故事,當時真的很擔心自己該怎麼辦。 來了之後才發現,其實有幾招可以破解。我也順利安頓下來,這些貼士一定要收好! 招式1 住 share house / airbnb 長租前,可用短租地址登記住民票,日後再改為正式住址。 TIPS:不是所有短租都能登記,預訂前記得確認。 招式2 開郵局銀行帳戶 未住滿半年別想開大銀行,先開「ゆうちょ銀行」最穩妥,之後再升級也不遲。 TIPS:不懂日文可能被拒,建議用官方 App 線上申請,約兩週完成。 招式3 買預付 SIM 卡 沒銀行帳戶很難申請電信合約。最簡單方式是到 Bic Camera 或 Yodobashi 買預付卡,免綁約、免驗證。 TIPS:部分預付卡僅提供上網,無語音或簡訊功能,購買前請確認。 Sio 人在大阪,重啟另一人生,以多元視角走進日本的

Sio
7月5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

我從來不愛日本 卻在這裡重拾人生的意義
Sioの40+另一人生 我從來沒有一個日本夢,不愛動漫、不聽J-Pop、不曾幻想住進日式戶建,對上追看的日劇,已經是《東京愛的故事》。所以兩年前還在澳門時,當得到日本工作的機會,我的第一反應是:不要了⋯ 雖然我曾在南北美與歐洲居住過,試過反覆從頭開始,但那些地方我都抱有熱情,帶著憧憬學語言、過生活。我熱愛英式幽默、法式傲慢、阿根廷帥哥、西班牙的海、加拿大的雪。但日本,卻沒有令我心心眼的地方。 我知道什麼叫真正生活:能照顧自己,不靠別人去看病、辦銀行、做美睫。但對日本沒有熱情,難以學習日文。所以一直說服自己:還是不好了⋯ 然而那一年,我在澳門的生活更是徹底崩潰。自己做了個小手術、家人病重要治療、陪伴18年的兩隻貓走了、那個我用盡勇氣飛越太平洋去愛的人,也離開了。我情緒崩潰,曾消失的抑鬱症狀再度出現,流了一缸眼淚,一整個月不想說話。 直到有天洗頭,手指纏著幾百根髮絲。望著鏡子,才發現頭髮已經掉了一半。那一刻,我知道:到谷底了,不能再沉下去了。因為底下就是無底深淵。 我必須振作,重啟生活。 我要離開原地,去日本。 其實我心裡清楚,真正抗拒的從來不是

Sio
6月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bottom of page